对于“出海”板块,基金经理的策略有所不同,有的看好汽车、工程机械、家电等行业,有的看好电网设备,有的叠加低估值高股息,有的坚定看好原料药、创新药械等领域,他们同时也注意到贸易保护主义的风险。
近日,“出海”的机遇与风险同时赢得市场的关注。
机遇方面,根据海关总署2024年5月18日发布的数据,2024年1月至4月,中国出口商品总值7.81万亿元,同比增长4.9%。数据发布后,一些海外业务收入占比(即港澳台及境外业务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)较高的板块短期冲高,比如申万光伏设备指数5月22日单日涨幅高达7.30%。
风险方面,还是以光伏为例,由于拜登政府宣布将在6月结束对东南亚四国光伏组件进口关税豁免,并发起新一轮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,投资者担心上市光伏企业将对海外投资进行计提,于是申万光伏设备指数在5月下旬冲高回落,最大回撤幅度达到-5.90%。
不过,站在生产者的角度,当内需有限时,出海是不得不为的选择,而且,市场上从来就没有无风险的机遇。
从A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上看,2023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过20%的有1438家,占到上市公司总数的26.85%,其中,海外业务收入同比有所增长的有749家,占比52.19%,连续两年增长的有527家,占比36.65%。
作为持股市值接近6万亿元的机构投资者,公募基金对“出海”概念的兴趣也越发浓厚。
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,提到“出海”机会的一季报共计778份,与2023年四季报相比,增长了6成。所持标的上,一季末公募重仓市值超过1亿元的766只制造业(证监会行业分类)标的中,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过30%的有241只,占比31.46%,同比提高3.99个百分点。
若以同花顺出海50指数成分股为样本,则一季度末公募重仓持有的50只成分股市值合计5007亿元,环比增长17.83%,超出该指数同期涨幅6.43个百分点。其中,一季末重仓持股数量环比增长的有34只,占比68%。
数据同时显示,截至6月4日,公募基金二季度已经调研了上述50只成分股中的23只,与一季度(23只)持平。
出口景气行业
根据海关总署官网发布的《统计月报》,2024年1月至4月,中国出口商品总值7.81万亿元,同比增长4.9%。同期,在出口商品构成中,初级产品与工业制品占比分别为4.67%和95.33%。其中,初级产品出口同比下降3.3%,工业制品出口同比增长5.4%。
对于期待上市公司出口景气度可以继续的A股投资者来说,这是一个好消息。
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,2023年A股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合计72.70万亿元,其中,海外业务收入8.77万亿元,占比12.07%,同比提高0.49个百分点。
若将样本范围限于制造业(证监会行业分类),则2023年A股上市公司营收合计27.89万亿元,其中,海外业务收入5.65万亿元,同比增长20.27%,海外收入占比则由上年同期的19.88%升至20.27%,提高0.39个百分点。
若按申万一级行业分类,2023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排在前五的是电子、家用电器、机械设备、电力设备及汽车行业,分别为41.51%、36.10%、23.90%、22.00%和20.96%。
同期,海外收入增量排在前五的行业是汽车、交通运输、电力设备、机械设备及建筑装饰行业,分别为1874亿元、1838亿元、1209亿元、975亿元和766亿元,增速分别为31.41%、34.57%、17.48%、27.25%及13.81%。
数据同时显示,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,2023年海外收入占比有所提高的有15个,提升幅度排在前五的依次是机械设备、交通运输、汽车、国防军工及电力设备,分别提高4.64个、4.09个、2.52个、2.09个及1.80个百分点。
不过,海外业务扩张并不意味着企业利润必然增长。
2023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的176家上市公司中,归母净利润也有所增长的只有81家,占比46.02%。
同期海外业务收入大增但毛利率大幅下降的例子亦不罕见,比如同花顺50指数成分股中的某只电子行业标的,其第一大外销产品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17.87%,但毛利率却下降了3.59个百分点。
公募各有侧重
尽管如此,基金经理对“出海”概念的兴趣有明显提升。
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,一季报中提到“出海”的有778份,与2023年四季报的487份相比,增长了59.75%。其中甚至包括一些固收类基金,比如天弘稳健回报债券。
对于“出海”细分板块的机会,基金经理各有侧重。
富国周期优势混合基金经理蒲世林的侧重点是电网设备出海,且已“获得较大的超额收益”。他在一季报中写道,“从微观层面来看,有海外业务的相当多的公司在一季度的经营趋势均表现较好……出海方向仍然是后续重点看好的方向”。该基金一季末第二大重仓股麦格米特即属于电力设备行业,2023年海外收入占比28.88%。
小时图:
汇添富逆向投资基金经理董超则看好汽车、工程机械、家电等行业,这些行业“出海景气度相对较高,且享受国内外成本基差扩大的红利”。在他看来,“这些领域中具备中长期能够长大的优质公司”。
该基金一季末十大重仓股中,有8只制造业标的,其中5只属于机械设备行业,即中集集团、徐工机械、安徽合力、郑煤机及天地科技,其余3只重仓股即宁德时代、比亚迪和长虹美菱分别属于电力设备、汽车及家用电器行业。除天地科技外,其余7只海外收入占比在26%至45%之间。截至6月4日,该基金2024年以来回报率为15.88%。
中邮战略新兴产业的基金经理吴尚一季度继续保持“出海+科技”的配置结构,但在持股比例上有所调整,减仓了科技方向,加仓了出海方向,“加仓的出海方向标的主要为低估值高股息风格个股,行业分布上以周期类行业为主”。一季末该基金前三大重仓股即传音控股、石头科技及浩洋股份分别属于电子、家用电器及机械设备行业,2023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98.43%、48.87%和88.27%。
再比如财通资管医疗保健,其基金经理易小金在一季报中写道:“我们挖掘积极拥抱出海浪潮的公司,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耗材和设备、原料药、创新药械等领域。”
南方发展机遇基金经理骆帅则将“广义范围的出海业务”都作为自己的重点关注方向。他在一季报中写道:“中国制造业过去只是站在微笑曲线底部做‘劳动力成本套利’,然而随着工程师红利的逐渐释放,中国的制造业逐步开始在品牌主张、产品定义等高价值环节实现突破。我们认为这才是国内制造业摆脱‘内卷’,真正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。”截至6月4日,该基金2024年以来回报率为29.12%,在主动偏股型基金中排在第四位,其一季末十大重仓股中有4只是同花顺出海50成分股,2023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皆超过30%。
关注风险
不过,基金经理也注意到出海板块的风险。
比如,金鹰元和基金经理倪超注意到,中国企业出海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,比如,“一季度以来美国、欧盟等国,以不公平竞争、危害国家安全等理由,对中国的电子商务平台(Temu、TikTok、Shein 等)、造船、起重机、生物医药、电动车等行业计划或正在采取相关措施(如征收关税、限制进口、限制投资等),将对中国企业的海外业务产生影响”。
IMF数据显示,2017年至2022年,贸易限制措施数量由605个升至2845个,增长3.70倍。此前7年(2009年至2016年),贸易限制措施数量才由344个升至627个。
与此相应的是“贸易缩圈”。根据华创证券的统计,2022年2月至2023年10月,地缘集团内部贸易月均同比增速约为6%,不同地缘集团之间则仅有0.9%。
华创证券首席分析师张瑜认为股票二级市场配资,当前国际贸易出现了新范式,建立韧性供应链、确保国内供应安全等非经济事项的优先级越来越高,“在此背景下,通过贸易调节供需的市场机制效率或降低,带来某些领域产能的过度投资,走向‘产能过剩”’。